一、团队建设情况
以陕西区域生物资源保育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延安大学多肽资源药物研究中心为依托,面向国家、校地、校企产学研发展需求,聚焦蝎与蝎毒等陕北特色药物资源,开展蝎子优种繁育及人工生态养殖、蝎毒提取、蝎毒素多肽药物的设计和改造,筛制疼痛、肿瘤等特异性离子通道药物、新型杀虫剂等,搭建基于蝎与蝎毒相关生物农业、生物制剂、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生物保健品产业链。
团队带头人白占涛教授为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延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等。2016年度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8年度第七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形成团队负责人-课题组长-研究生为主体的研发队伍。
二、关键技术与成就
1、陕北优质蝎种选育与驯繁:完成了陕北蝎种质资源的探查,建立了优势蝎种东亚钳蝎的集约化人工驯养和繁育技术规范;
2、创建黄土区荒山荒坡蝎子生态山养技术与示范推广模式:利用陕北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后出现大面积的荒山荒坡,形成高校、企业、政府、民众、专业合作社多位一体的示范推广模式;
3、自主创建的蝎毒电刺激提取技术:技术成熟,可实现蝎毒的大规模提取和制备;
4、高通量天然蝎毒素多肽制备技术:建立了陕北蝎毒素多肽单体库,获得多种天然蝎毒素多肽,并筛选出系列显具医药应用价值的抗痛、抗癫、抗昆虫活性肽;
5、分泌型蝎毒素多肽的重组表达技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高效重组表达技术,克服了原核细胞包涵体蛋白变复性、结构和活性错配的瓶颈困扰,用于新型蝎毒素设计与改造;
6、成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科技项目,累计经费200多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专业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5项,授权专利1项。2016年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团队组二等奖及最佳创业项目奖。
三、主要服务领域
未来三年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1、优质蝎种的集约化生产:达到年产20吨的规模。
2、蝎子生态山养模式的推广示范:2016年已建成60多个试点,总面积近4000亩。未来3年内在陕北地区建成300个试点、年产商品蝎100吨的规模,实现蝎与蝎毒项目的富民扶民工程。
3、蝎毒提取生产和加工:拥有 300台提毒仪,满足300人同时提毒,年产蝎毒干粉10kg。
4、蝎毒素多肽的制备与应用:已具备获得近20余蝎毒素多肽准备和功能鉴定技术平台集成。
5、蝎与蝎毒保健品、食品的合作研发。
6、蝎与蝎毒生物药业的转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