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政策法规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基地 | 科研团队 | 技术转移 | 学术交流 | 学术委员会 | 服务指南 | 延安大学 
科研基地
 部级基地 
|
 省级基地 
|
 市级基地 
|
 校级基地 
|
 校企平台 
省级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基地>>省级基地>>正文
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
2021-04-23 08:28  

        

       主任:王进    电话:0911-2650366    E-mail:yananwangjin@126.com

1. 基地简介

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依托延安大学,经陕西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基地负责人汇报答辩,于2021年3月10日通过评审。基地负责人由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进教授担任。基地开辟农村治理机制和模式研究、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研究、区域乡村振兴的机制和模式等三个方向,旨在为西北地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方案与政策建议。

基地依托单位延安大学拥有教育部研究基地、陕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和陕西省教育厅研究基地,且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汇集了国内顶尖的专家团队。基地以更好地服务陕西农村治理现代化标准制定、路径选择、政策制定,紧扣陕西农村产业发展定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评估和完善提供长期持续的决策咨询服务,推动研究成果在党政决策得到采纳和应用。同时,基地拟建成西北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以农村治理现代化为特色的高端研究基地和智库。研究农村治理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为西北地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提供研究成果和决策咨询建议。

2. 研究队伍

基地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农村治理、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在农村治理现代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梯队合理。现有研究人员2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基地成员中有博士12人。已形成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博士占比高,研究方向高度集中,成员拓展性良好的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副教授和博士为学术骨干的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

3. 基地基本条件 

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是陕西乃至整个大西北地区的农村治理的重要研究基地。软件方面,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是延安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对外交流广泛,必然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硬件方面,延安大学为本基地提供办公场地及相应研究设备,400平方米8间办公室,图书资料4万册,学术期刊30余种,保证基地正常运行。

4. 基地研究方向

基地共设置了三个研究方向:

(1)区域乡村振兴和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学术带头人:王进教授

(2)农村治理机制和模式研究,   学术带头人:卢东宁教授

(3)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研究,  学术带头人:张燕教授

5. 科研任务和研究成果

近年来基地成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等10余项,省部级项目42项。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经济学家》《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SCI)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提交有关咨询报告20余篇,其中2项被政府采纳,10项被企业采纳

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建设旨在为西北地区农村现代化提供技术方案与政策建议。一是更好地服务陕西农村治理现代化标准制定、路径选择、政策制定。紧扣陕西农村产业发展定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评估和完善提供长期持续的决策咨询服务,推动研究成果在党政决策得到采纳和应用。二是建成西北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以农村治理现代化为特色的高端研究基地和智库。研究农村治理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为西北地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提供研究成果和决策咨询建议。三是取得一批重大科学攻关标志性成果。围绕风险视域下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6.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在队伍建设方面:创新基地运营机制,优化基地人才结构。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服务国家、西北、陕西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需求,有针对地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通过项目“聚人、聚力、聚心”,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打通“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为本研究基地输送后备人才;二是通过大项目锻炼人才队伍,持续提升本基地的研究能力;三是以项目申报和研究带动团队建设和团队成长;四是聚焦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团队成员撰写资政报告,提升团队学术成果转化能力。引培5名博士、20名硕士。

基地网址:http://jgxy.yau.edu.cn/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科研处
邮编:716000        联系电话:0911-2650173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圣地路580号